明目張膽
- 拼音míng mù zhāng dǎn
- 注音ㄇㄧㄥˊ ㄇㄨˋ ㄓㄤ ㄉㄢˇ
- 成語繁體明目張膽
- 成語解釋明目:睜亮眼睛;張膽:放開膽量。原指有膽識,敢做敢為。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。 直截了當?shù)?不加掩飾地 任何人都無權(quán)明目張膽地使別人成為他意志的馴服工具
- 成語出處《晉書 王敦傳》:“今日之事,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,寧忠臣而死,不無賴而生矣?!?/li>
- 成語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
- 成語例子近日京師奔競之風,是明目張膽,冠冕堂皇做的。(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三一百三回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張,不能寫作“仗”。
- 成語辨析見“明火執(zhí)仗”(678頁)。
- 成語正音張,不能讀作“zhànɡ”。
- 英語翻譯do evil things openly
- 日語翻譯虥然と,むきだしに,露骨(ろこつ)に,おおっぴらに
- 俄語翻譯в открытую <нагло>
- 其他語言<德>offen und ohne Skrupel <in hellem Tageslicht skrupellos><法>audacieusement <effrontément>
- 近義詞明火執(zhí)杖
- 反義詞鬼鬼祟祟
詞語解釋
- [explicitly;brazenly;openly;flagrantly;be bold and unscrupulous]直截了當?shù)?不加掩飾地
- 任何人都無權(quán)明目張膽地使別人成為他意志的馴服工具
國語詞典
- 有膽識,無所畏懼的盡忠職責。
- 《晉書.卷九八.王敦傳》:「今日之事,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,寧忠臣而死,不無賴而生?!?/li>
- 《新唐書.卷一一六.韋思謙傳》:「丈夫當敢言地,要須明目張膽以報天子,焉能錄錄保妻子邪?」
- 張大眼、壯著膽,肆無忌憚的公然做壞事。
- 《醒世姻緣傳.第三一回》:「起初不過把那死了的尸骸割了去吃,后來以強凌弱,以眾暴寡,明目張膽的把活人殺吃。」
- 《中國現(xiàn)在記.第一一回》:「始而這事還秘密,后來便明目張膽了?!?/li>
網(wǎng)絡解釋
- 明目張膽
- 明目張膽是一個漢語成語,
- 拼音是:míng mù zhāng dǎn,
- 釋義:睜開眼睛放開膽量做事。原意指有膽識,敢做敢為。
- 后演變?yōu)闊o所顧忌,膽大妄為。
“明目張膽”單字解釋
張:1.使合攏的東西分開或使緊縮的東西放開:~嘴?!岚騼??!浼?。一~一弛。 2.陳設(shè);鋪排:~燈結(jié)彩。大~筵席。 3.擴大;夸張:虛~聲勢。 4.看;望:東~西望。 5.商店開業(yè)...
明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對):~月。天~。燈火通~。 2.明白;清楚:問~。講~。分~。去向不~。 3.公開;顯露在外;不隱蔽(跟“暗”相對):~說?!睢!珳?。~槍易躲,暗箭...
目:1.眼睛:有~共睹。歷歷在~。 2.網(wǎng)眼;孔:八十~篩。一方寸的網(wǎng)上,竟有百~之多。 3.看:~為奇跡。 4.大項中再分的小項:項~。細~。 5.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...
膽:1.膽囊的通稱。 2.(~兒)膽量:~怯?!笮募殹!∪缡?。壯壯~兒。 3.裝在器物內(nèi)部,可以容納水、空氣等物的東西:球~。暖水瓶的~。 4.(Dǎn)姓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