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棄暗取
- 拼音míng qì àn qǔ
- 成語解釋表面上推辭放棄而暗中偷偷拿取。
- 成語出處清.韓邦慶《海上花列傳》四十九回:“明棄暗取攘竊蒙贓,外親內(nèi)疏圖謀挾質(zhì)。”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表面上推辭放棄而暗中偷偷拿取。
“明棄暗取”單字解釋
取:1.拿到手里:~款?!欣?。把電燈泡~下來。 2.得到;招致:~樂?!?。自~滅亡。 3.采??;選取:~道。錄~??伞=o孩子~個(gè)名兒。 4.姓。...
棄:1.放棄;扔掉:拋~。舍~。遺~?!珯?quán)。~之可惜。 2.姓。...
明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對):~月。天~。燈火通~。 2.明白;清楚:問~。講~。分~。去向不~。 3.公開;顯露在外;不隱蔽(跟“暗”相對):~說?!睢!珳稀!珮屢锥?,暗箭...
暗:1.光線不足;黑暗(跟“明”相對,下同):太陽落山了,天色漸漸~下來。 2.隱藏不露的;秘密的:~號。明人不做~事。 3.糊涂;不明白:~昧。兼聽則明,偏信則~。 4.(顏色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