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收拾
- 拼音bù kě shōu shí
- 注音ㄅㄨˋ ㄎㄜˇ ㄕㄡ ㄕㄧˊ
- 成語繁體不可収拾
- 成語解釋收拾:整頓、整理。指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不可救藥的地步。 形容事態(tài)嚴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
- 成語出處唐 韓愈《送高閑上人序》:“泊與淡相遭,頹墮委靡,潰敗不可收拾。”
- 成語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含貶義,形容事物破壞得十分嚴
- 成語例子蒲殿俊輩登臺之后,因為縱容兵士的結果,弄到了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。(郭沫若《少年時代 反正前后》)
-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拾,不能寫作“十”。
- 成語正音拾,不能讀作“sí”。
- 英語翻譯irremediable <be hopeless; be impossible to pull back; get out of hand>
- 其他語言<法>irréparable <irrémédiable>
- 近義詞土崩瓦解
- 反義詞蒸蒸日上旭日東升
詞語解釋
- [be hopeless;be impossible to pull back;get out of hand]形容事態(tài)嚴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
外語翻譯
- 英語:irremediable, unmanageable, out of hand, hopeless
- 德語:unkontrollierbar, unwiederbringlich, v"ollig verfahren (Adj)
- 法語:irréparable, irrémédiable, g^achis
國語詞典
- 不可挽回或無法善后的局面。
- 唐.韓愈〈送高閑上人序〉:「泊與淡相遭,頹墮委靡,潰敗不可收拾?!?/li>
- 宋.陸游〈紹興府修學記〉:「不幸自周季以來,世衰道微,俗流而不返,士散而無統(tǒng)。亂于楊墨,賊于申韓,大壞于釋老,爛漫橫流,不可收拾?!?/li>
網(wǎng)絡解釋
- 不可收拾
- 不可收拾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是bù kě shōu shí,意思指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不可救藥的地步。
“不可收拾”單字解釋
不:[bù] 1.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:~去?!??!??!?jīng)濟?!欢ā!芎?。 2.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~法。~規(guī)則。 3.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...
可:[kě] 1.許可:認~。 2.能夠:牢不~破。 3.值得:~愛。 4.連詞。卻;可是。表示轉折:他年紀不大,力氣~不小。 5.副詞。1.表示強調: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~大啦!2.用在疑問句...
拾:[shí] 1.從地上撿起東西:~麥穗兒。 2.整理:~掇。 3.數(shù)目“十”的大寫。多用于票證、賬目等。 [shè] 輕步登上:~級而上。...
收:1.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;把攤開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攏:~拾。~藏?!??!瘛R律选M來了沒有? 2.取自己有權取的東西或原來屬于自己的東西:~回。~復。~稅。沒~?!珰w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