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吊子

  • 拼音bàn diào zǐ
  • 注音ㄅㄢˋ ㄉㄧㄠˋ ㄗㄧˇ
  • 成語繁體半弔子
  • 成語解釋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(wěn)的人。
  • 成語出處丁玲《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卻說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種夸大,是不真實的?!?/li>
  • 成語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罵人
  • 成語例子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平步青云》上冊:“人緣也是靠自己,自己是個半吊子,哪里來的朋友?”
  •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  •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
  • 英語翻譯tactless and impulsive person
  • 俄語翻譯легкомысленный человéк <недоучка>
  • 近義詞
  • 反義詞

詞語解釋

  1. [smatterer]∶對某種知識只有一個粗略的、膚淺的或零星的了解的人或技藝不熟練的人
  2. [tactless and impulsive person]∶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(wěn)的人

外語翻譯

  • 英語:dabbler, smatterer, tactless and impulsive person
  • 法語:touche-à-tout, néophyte, dilettante

國語詞典

  1. 不通事理,行事鹵莽的人。
    1. 如:「你這個半吊子 !事情還沒弄清楚就妄下斷語,自作主張,真是莽撞。」
    2. 也稱為「半彪子」。
  2. 稱一知半解的知識分子。
    1. 如:「越是專家,越不敢妄下斷語;越是半吊子,反而越會口出狂言?!?/li>
    2. 也稱為「半瓶醋」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1. 半吊子
    1. “半吊子”是漢語中常用的一個熟語。根據(jù)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的解釋,該熟語的意思是指:①不通事理、說話隨便、舉止不沉著的人;②知識不豐富或技術(shù)不熟練的人;③做事不仔細、有始無終的人。
    2. 追根溯源,這個熟語來源于我國古代的錢幣計量制度。在我國古代,最常見的貨幣是銅錢,而銅錢一般為圓形方孔。為了便于攜帶和計算,至遲從漢代起,人們就已開始時將銅錢用細繩串起來,這種穿銅錢的繩子在漢代時被稱“貫”,如《史記·平準書》中就曾說:“京師之錢累巨萬,貫朽而不可校?!倍搅宋簳x南北朝時期,“貫”又成了貨幣計量單位,“一貫”相當于一千文(由于銅錢正面鑄有文字,故一枚銅錢又稱“一文”)??赡苁怯捎阱X串提起時往下垂吊的緣故,到了清代“一貫”又被稱“一吊”。而半吊(即五百文)為一吊的半數(shù),不滿串、不成吊(貌似有“不成'調(diào)',不著調(diào)”之意?),所以人們就用 “半吊子”(或“半吊”)來喻稱多種不好的人或事物。

“半吊子”單字解釋

:1.二分之一;一半(沒有整數(shù)時用在量詞前,有整數(shù)時用在量詞后):~尺。一斤~?!珒r。過~。一年~載。 2.在…中間:~夜。~路上。~山腰?!径鴱U。 3.表示很少:一星~點...
:1.懸掛:門前~著兩盞紅燈籠。 2.祭奠死者或慰問死者的家屬等:~喪。 3.用繩子向上提或向下放:把籃子~下來。 4.收回:~銷。 5.給皮桶子加面或里子:~皮襖。 6.把球輕輕打到對...
:1.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~女。~孫?!??!埽ê筝吶耍贻p人)。 2.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~。瓜~兒?!珜?。 3.動物的卵:魚~。蠶~。 4.幼小的,小的:~雞?!?。~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-29
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