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頭楚尾
- 拼音wú tóu chǔ wěi
- 注音ㄨˊ ㄊㄡˊ ㄔㄨˇ ㄨㄟˇ
- 成語繁體吳頭楚尾
- 成語解釋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像首尾互相銜接。
- 成語出處宋·王象之《輿地紀(jì)勝》:“《職方乘序》:‘吳頭楚尾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賓語;指江西一帶
- 成語例子吳頭楚尾路如何?(清 王士慎《江上》詩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on the borders between the two kingdoms Wu and Chu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
國語詞典
- 泛指江西地區(qū)。其地位于古代吳地上游,楚地下游,如吳楚之首尾,故稱為「吳頭楚尾」。宋.黃庭堅〈謁金門.山又水〉詞:「山又水,行盡吳頭楚尾?!乖撼酢慈嗽聢A.冷云凍雪襃斜路〉曲:「吳頭楚尾,風(fēng)雨江船?!挂沧鳌赋矃穷^」。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吳頭楚尾
- 吳頭楚尾是指江西省北部和安徽省西南部,這兩處境內(nèi)春秋時期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。故有吳頭楚尾之稱。
- 漢語詞匯,拼音wú tóu chǔ wěi,出自宋·王象之《輿地紀(jì)勝》。
“吳頭楚尾”單字解釋
吳:1.周朝國名(?—前473)。在今江蘇、安徽、浙江一帶,建都于吳(今江蘇蘇州)。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。 2.朝代名。1.三國之一(222—280)。孫權(quán)建立。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,...
頭:[tóu] 1.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 2.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剃~。梳~。平~。分~。你的臉形留這種~不合適。 3.物體的頂端或末梢:山~。筆~兒...
尾:[wěi] 1.尾巴。 2.事物的末端:隊~?!暋?3.跟在后面:~隨。 4.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;尚未了結(jié)的事情:~數(shù)。掃~工作。 5.量詞。用于魚:一~魚。 6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 [yǐ]...
楚:1.古書上指牡荊。落葉灌木。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,鮮葉供藥用。 2.痛苦:苦~。 3.清晰;整齊:清~。衣冠~~。 4.周朝國名(?—前223)戰(zhàn)國七雄之一。在今湖南、湖北一帶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