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告投杼
- 拼音sān gào tóu zhù
- 注音ㄙㄢ ㄍㄠˋ ㄊㄡˊ ㄓㄨˋ
- 成語解釋比喻流言數(shù)傳能使人信而轉疑。
- 成語出處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處費,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參殺人?!又冈唬骸嶙硬粴⑷?。’織自若。有頃焉,人又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其母尚織自若也。頃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其母懼,投杼逾墻而走。
- 成語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- 成語例子魯迅《書信集·致李康中》:“然而三告投杼,賢母生疑。千夫所指,無疾而死。”
-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比喻流言數(shù)傳能使人信而轉疑。
網(wǎng)絡解釋
- 三告投杼
- 漢語成語,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數(shù)傳能使人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