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釵布裙
- 拼音jīng chāi bù qún
- 注音ㄐㄧㄥ ㄔㄞ ㄅㄨˋ ㄑㄩㄣˊ
- 成語繁體荊釵布帬
- 成語解釋荊枝作釵,粗布為裙。形容婦女裝束樸素。
- 成語出處晉 皇甫謐《列女傳》:“梁鴻妻孟光,荊釵布裙。”
- 成語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主語、定語;含褒義
- 成語例子況荊釵布裙者未必能安于荊釵布裙也,與其后悔,莫若無成。(清 沈復(fù)《浮生六記 坎坷記愁》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荊,不能寫作“金”。
- 成語正音釵,不能讀作“chā”。
- 英語翻譯have only a thorn for a hairpin and plain cloth for a skirt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荊枝為釵,粗布為裙。婦女簡(jiǎn)陋寒素的服飾。
國(guó)語詞典
- 用荊枝為釵,用粗布為裙。指貧窮或節(jié)儉婦女粗劣的服飾。南朝宋.虞通之〈為江教讓尚公主表〉:「荊釵布裙,足得成禮?!埂陡∩洠砣部烙洺睢罚骸笡r錦衣玉食者,未必能安于荊釵布裙也?!挂沧鳌覆既骨G釵」、「荊釵布襖」、「荊釵裙布」、「裙布荊釵」。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荊釵布裙
- 荊釵布裙,讀音jīng chāi bù qún,漢語成語,指荊枝作釵,粗布為裙。形容婦女裝束樸素。出自《為江敩讓尚公主表》。
“荊釵布裙”單字解釋
布:1.用棉、麻等織成的,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:棉~。麻~?;ā?。粗~?!?。買一塊~。 2.古代的一種錢幣。 3.姓。 4.宣告;宣布:發(fā)~。公~。~告。開誠(chéng)~公。 5.散布;...
荊:1.灌木。種類很多。多叢生,枝條柔軟,可編筐簍。 2.古時(shí)用荊條做成的刑杖:負(fù)~請(qǐng)罪。 3.春秋時(shí)楚國(guó)也稱荊。...
裙:1.裙子:布~。短~。連衣~。百褶~。 2.形狀或作用像裙子的東西:圍~。墻~。...
釵:舊時(shí)婦女別在發(fā)髻上的一種首飾,由兩股簪子合成:金~。荊~布裙(形容婦女裝束樸素)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