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和鼎鼐

  • 拼音tiáo hé dǐng nài
  • 注音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ㄣㄞˋ
  • 成語繁體調咊鼎鼐
  • 成語解釋鼎: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,三足兩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調味。比喻處理國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職責。
  • 成語出處《舊唐書·裴度傳》:“果聞勿藥之喜,更喜調鼎之功?!?/li>
  •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多指宰相職責
  • 成語例子司徒,你怎生立一人之下,坐萬人之上,調和鼎鼐,燮理陰陽。(元 無名氏《連環(huán)計》第二折)
  •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  • 近義詞
  • 反義詞

詞語解釋

  1. 鼎: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,三足兩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調味。比喻處理國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職責。

國語詞典

  1. 鼎、鼐,古代烹調器。調和鼎鼐指處理國家大事,就如同在鼎鼐中調味。多用以指宰相的職責。宋.歐陽修〈又回富相公謝書〉:「三接之際,群心以安。出納樞機,雖為于要任,調和鼎鼐,當正于鴻鈞。始塞輿談,實非私論。」明.徐元《八義記.第一三出》:「趙盾身為正卿,調和鼎鼐,燮理陰陽。」也作「鼎鼐調和」。

網(wǎng)絡解釋

  1. 調和鼎鼐
    1. 鼎: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,三足兩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調味。比喻處理國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職責。
    2. 【出處】: 《舊唐書·裴度傳》:“果聞勿藥之喜,更喜調鼎之功?!?/li>

“調和鼎鼐”單字解釋

:[hé] 1.平和;和緩:溫~。柔~?!亹偵?。 2.和諧;和睦:~衷共濟。弟兄不~。 3.結束戰(zhàn)爭或爭執(zhí):講~。媾~。軍閥之間一會兒打,一會兒~,弄得百姓不得安生。 4.(下棋或賽球...
調:[diào] 1.樂曲;樂譜:曲~。采菱~。 2.樂曲定音的基調或音階:C大~。五聲~式。 3.語音上的聲調:~號?!?。 4.說話的腔調:南腔北~。 5.口氣;論調:一副教訓人的~。兩人人的...
:1.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,圓形,三足兩耳,也有方形四足的。 2.比喻王位、帝業(yè):定~。問~。 3.大:~力?!?。 4.鍋。 5.姓。 6.正當;正在:~盛。...
:大鼎。...
:大鼎。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-29
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