悶聲不響
- 拼音mēn shēng bù xiǎng
- 成語繁體悶聲不響
- 成語解釋不言不語,一聲不響。
- 成語出處梁實秋《吸煙》:“我沒有選擇黃道吉日,也沒有諏訪室人,悶聲不響的把剩余的紙煙一古腦兒丟在垃圾堆里。”
-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指不響亮
- 成語例子王朔《空中小姐》:“客人下光后,先出來了幾個飛行員,悶聲不響地走過。”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當(dāng)代成語
- 英語翻譯remain silent <keep silence>
- 其他語言<德>stumm bleiben <kein Wort sprechen>
- 近義詞不言不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不言不語,一聲不響。
“悶聲不響”單字解釋
不:[bù] 1.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:~去?!??!唷!?jīng)濟(jì)?!欢ā!芎?。 2.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~法?!?guī)則。 3.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...
響:1.回聲:~應(yīng)。影~。如~斯應(yīng)(比喻反應(yīng)迅速)。 2.發(fā)出聲音:鐘~了。全場~起暴風(fēng)雨般的掌聲。 3.使發(fā)出聲音:~槍?!?。 4.響亮:炮聲真~。 5.聲音:聲~。你聽見~兒了嗎...
聲:1.物體振動所發(fā)出的音響:鑼~。大~。 2.說話;語言:不~不響。呼~。 3.宣布;陳述:~明?!憽?4.名譽(yù):~望。名~。 5.聲母:~韻。雙~。 6.聲調(diào):第一~。去~。 7.量詞。...
悶:[mèn] 密閉;不透氣:~葫蘆?!榆?。 [mēn] 1.氣壓低或空氣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暢的感覺:~熱。打開窗戶吧,房里太~了。 2.使不透氣:茶剛泡上,~一會兒再喝。 3.不吭聲;不聲張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