齜牙咧嘴
- 拼音zī yá liě zuǐ
- 注音ㄗㄧ ㄧㄚˊ ㄌㄧㄝ ˇ ㄗㄨㄟˇ
- 成語繁體齜牙咧嘴
- 成語解釋齜:露齒。張著嘴巴,露出牙齒。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五回:“即咨牙咧嘴道:'不好吃!不好吃!'”
- 成語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狀語;含貶義
- 成語例子峻青《秋色賦 故鄉(xiāng)雜憶》:“濰河兩岸上的狗,吃死尸都吃紅了眼,見了生人就齜牙咧嘴?!?/li>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齜,不能寫作“滋”。
- 成語正音齜,不能讀作“cǐ”;咧,不能讀作“l(fā)ié”或“l(fā)iè”。
- 英語翻譯grimace in pain <show one\'s teeth>
- 近義詞擠眉弄眼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[show one’s teeth—grimace in pain]∶形容疼痛難受的樣子
- 滿囤嫂從地里回來,哪回不是齜牙咧嘴!
- [look fierce]∶形容兇惡難看的樣子
- 女孩子們熱汗涔涔,敞著衣領(lǐng),兇神惡煞般地齜牙咧嘴,口號聲喊得像古戰(zhàn)場上的浴血廝殺
國語詞典
- 張嘴露牙。形容兇狠的樣子。
- 如:「看他齜牙咧嘴,瞠目一喝,把那娃兒嚇哭了?!?/li>
- 形容因痛苦或驚恐而面部扭曲變形。
- 《兒女英雄傳.第三七回》:「當(dāng)下眾人看了這兩件東西,一個(gè)個(gè)齜牙裂嘴,掩鼻攢眉,誰也不肯給他裝那煙袋。」
- 如:「不小心絆了一腳,痛得他齜牙咧嘴的。」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齜牙咧嘴
- ”齜牙咧嘴“是出自吳承恩《西游記》中的一個(gè)成語,有兩個(gè)意思①形容兇狠的樣子。 ②形容疼痛難忍的樣子。